(1)
我叫張素素,是河南洛陽人,畢業于河南大學美術教育專業。畢業后,我來到了深圳,進入一家公司做產品設計,一年多后,我進入了寶安區一家學校做美術老師,與天真活潑的孩子門生活在一起。
學校有學前班、小學、中學,因為工作做得還不錯,我被提拔為學校美術板塊的領導,後來又負責學校的所有宣傳工作。
張素素
做了八年的教育工作之后,我開了一家服裝設計公司,專注個人形象打造。在我從事服裝設計行業期間,我發現了另外一個行業,就是開發深圳市寶安區「鳳凰山農趣谷」的項目。
美術老師是對美的一種傳導;
服裝設計是對美在人本身的一種應用;
而開發鳳凰山農趣谷,則是對大自然田園風光的設計與創新。
我是農村出身,對田園風光有一種熱愛與向往,而國家與當地政策也非常的支持農業的發展。深圳是大都市,大部分是鋼筋、水泥、磚頭組成,如果打造一片田園風光,可以讓市民在業余時間有一個休閑、觀光、旅游,甚至采摘一些蔬菜水果享用,就是在深圳打造一個「都市農業」的模式,前景一定不錯。
張素素
2015年的鳳凰山農趣谷,還是一片荒地,到處是石頭。
建設農趣谷的時候,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。
第一:平整土地。
鳳凰山大部分是梯田,不平整。梯田無法進入機器。
第二:改良土壤。
鳳凰山大部分是沙土,土地貧瘠,土質需要改良。為了改善土質,自然要到相關機構進行土質化驗,需要有機肥去改良土質,各種各樣的隱形開支,讓人難以想象。
第三:灌溉用水
種地需要用到水,剛開始用的是山上流下來的水,也有井水。但這個水在干旱的季節,完全不夠用。為了解決用水,甚至節約用水,我們引進了荷蘭的灌溉系統。
張素素
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,我們最開始曾在梯田上種植黃花菜。但大部分都死掉,經過觀察,這個梯田主要是沙土,無法儲存水分,為了改良土壤,我們在外邊采購種植土,對該土壤進行調和,又施有機肥,最后種植上紅薯,才得到好的收成。紅薯藤曼多,可以保護土壤流失,又因為葉密集,可以防止水分蒸發。
(2)
在設計「農趣谷」策劃案的過程中,我們考察過很多先進的,成功的案例,去四川考察過休閑、觀光、景區的打造;去山東考察過專業種植,比如種子、品種的選擇;浙江考察的是現代農業,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農業發展。
「農趣谷」的規劃,也聘請過專家設計團隊,但專家設計團隊,往往很難落地,沒有根據鳳凰山的實際,與我們自身的實際來策劃。更多的是理論部分。還是覺得自己策劃好一點,就自己一手操辦。
深圳鳳凰山農趣谷
我們的定位是「都市休閑農業園區」,但也要符合政策要求,根據政策要求種什麼?是其一;如何引流,如何創收,則是其二。
最開始,我們是傳統農業。簡單說:就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過程。
但企業需要盈利,就必須提升產量,降低成本,優化產品。不僅讓產品量大,還要品質好。
比如:第一茬種植的是草莓,第二茬再種植草莓,它的產量就降低了很多。需要交叉種植,在第二茬種植上其他類別的農產品。要麼就是對土壤進行處理,進行殺毒。
在土壤里面種植農產品有個不好的地方,就是病蟲害特別多。雖然病蟲害多,但我們在使用農藥的地方,嚴格進行把關,全部使用非常微小毒性的農藥,即便是肥料,也是有機肥,甚至不用農藥。
張素素書法作品
隨著不斷的發展,我們又引入了荷蘭的技術。在一個空間里,將一排又一排的管道吊裝起來,管道打上了無數個小孔。所有的程序,都有電腦控制,屬于無土培栽。營養液配制在水流里面,水流貫穿流通在懸掛的管道里,而每個小孔里面,就是種植的一棵又一棵的草莓。而多少時間輸送一次水,輸送多少肥料營養,都有嚴格的標準。
無土培賊的草莓,不僅產量高,品相、品質一點也不比土質種植的差。主要原因就是避免了病蟲害,減少了非常多的污染。沒有土壤,蟲卵就無法寄生,即便有蟲子,我們也是以物理的辦法來防治,就是利用黏蟲板來處理,基本不用農藥。從源頭控制病蟲害。
整個農業控制系統,都是拿數據來說話,進行標準化管理。我們最大的成果是種植出了世界上,目前品質最好,最大的藍莓。
(3)
進駐鳳凰山的時候,我們什麼都沒有。沒有設備,沒有好的辦公室。工人吃住、辦公室都是在類似貨櫃里面解決。
初期平整土地,大部分使用人工。而招工又是一個問題,有沒有人愿意干是問題,有沒有農業知識,也是一個問題。很多人從農村來到深圳,原因就是種地不賺錢,才進工廠,進公司,沒有幾個人愿意種地。
最初,我們的工人大部分是在五十歲左右,甚至六十的也有。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種,不斷招攬技術員、大學生、研究生等人員入駐鳳凰山農趣谷。
嘉賓接待
科技競爭,簡單說就是人才的競爭。用科學武裝起來的力量,是難以被戰勝的。
隨著農趣谷的發展,我們也在培養屬于自己的技術人才,管理人才。前后,引進荷蘭與韓國的先進技術,經過優化、改進后打造了國際領先的空中作物栽培技術。集自動化作業、智能化控制、工廠化生產、無土培栽立體化種植等多種技術的結合。
企業的競爭,也是科技的競爭,人才的競爭。有了這樣的技術與規模,企業才能引進優秀的大學生,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整個系統,通過一個辦公室操作,完成了上百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。企業也慢慢步入現代化,成為深圳遠近聞名的綜合性都市農業園區。
(4)
2018年,我們遇上了天災,那一年來了「山竹」,整個鳳凰山腳下一片狼藉。我們的棚子、架子、果木、秧苗,全部被沖垮。工人居住的貨櫃,全部泡在水里,那一年,我們損失嚴重,但工人的工資,一分不少,照樣發放。
開發整個農趣谷,成本相當高。如果我們把種植出來的農產品采摘后,拿到市場上去賣,甚至批發給別人,我們根本養不起工人,甚至虧本。還不如在內地種植,物流運輸過來,成本還低一些。
張素素書法作品
整個園區,是一個系統化工程。僅僅有吃的不行,僅僅有看的也不行。它是一個多元化的組成。景觀的打造,可以來看;草莓等水果的種植,可以來吃,也可以現場自行采摘帶走。蔬菜的種植,還可以現場采摘回去,還有配套的廚房,燒的是柴火或煤氣,可自助野炊。
除此,我們又開發出了一個「勞動教育」板塊,勞動教育,已經被相關單位提上了議程。學生們可以到鳳凰山來體驗「勞動生活」,比如體驗鋤草,體驗耕種,體驗采摘,根據不同的年齡,也設置了不同的課程,有對農作物的認識教育,也有體驗中草藥,如何制作艾條等。
張素素
除了小孩,還有成人的拓展訓練,黨史教育等。
開發鳳凰山農趣谷,第一年是虧本,第二年才開始盈利。
經過幾年的打造,農趣谷成為鳳凰山下一座集農業種植、農業休閑觀光、現代化農業、科普教育、學生勞動實踐、團隊建設活動等生產經營及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都市農業園區。讓田園變得更精彩,讓田園變得更智慧。
秉持包容、成長、共生、和諧價值的同時。我偶爾在休閑之地寫書法、畫畫,過著一種散漫的日子。如果企業能得到更大的擴展,我希望將鳳凰山這樣一個田園風光的模式,不斷的復制下去,在深圳創造更多的詩意風光,田園生活。
口述:張素素
撰文:王國軍
2023年3月2日
深圳寶安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