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條于謙跟郭德綱分道揚鑣的瓜,傳的沸沸揚揚。
事情的起因是,德云社在2月13-16日,舉辦了為期四天的相聲大會。
郭德綱各個輩分弟子,都輪流上台演出。
例如張云雷、岳云鵬、欒云平、何九華、秦霄賢等,就連郭麒麟也罕見露面。
令人意外的是,郭德綱的「另一半」于謙,竟然沒有出現。
于是,關于于謙退出德云社的消息不脛而走,引發大家的關注和熱議。
網友們看到消息后,也是眾說紛紜。
有人信誓旦旦說 ,就算郭德綱離開德云社,于謙都不帶離開的。
也有人表示理解,說 「有聚就有散,離開也很正常」。
甚至有人開始猜測,于謙單飛原因。
比如年齡大了,轉戰影視圈了,或者收入分配不均等等。
個人認為,于謙離開德云社的可能性不大,不管哪種猜測,都是站不住腳的。
且不說他跟郭德綱之間,那種識于微時、惺惺相惜的厚重情感。
就單單相聲這兩個字,他都不可能會放下。
于謙的相聲之路,開始于12歲。
為了學藝,他不惜輟學,報考相聲班。
師從王世臣、羅榮壽、高鳳山等人,後來又拜了相聲大師石富寬先生。
郭德綱和于謙,相識于97-98年的小劇場。
一次偶然合作中,他們配合默契,擦出「愛」的火花。
彼時的德云社,還是在夾縫中求生存,但因為跟郭德綱配合太好了,後來于謙索性加入了德云社。
兩人曾共同表演《你好北京》、《學聾啞》、《怪治病》等作品。
從一定程度上說,他見證了德云社從舉步維艱,到一步步站在頂端的過程。
也經歷了德云社一次又一次的危機。
當曹云金等人發布千字長文,細數郭德綱「N宗罪」時,眼看著德云社風雨飄搖,快要干不下去了。
是于謙站出來說: 「只要郭德綱還在,我就不會離開德云社。」
兩人的關系,就像郭德綱所說「 人間煙火,山河遠闊」 。
這句話出自《江海共余生》,后一句是「無一是你,無一不是你。」
說白了,就是「 是你是你還是你,你就是我的唯一」的意思,真是肉麻的不能再肉麻了。
有關于謙轉戰影視圈這一點,也沒錯。
近年來,于謙確實在一些影視作品中表現可圈可點。
但別忘了,當初他憑借《老師好》,獲得第十一屆澳門國際電影節影帝時,身上穿著的可是相聲演員常穿的大褂。
顯而易見,他是想告訴大家, 我是影帝,但我更是相聲演員。
再來說,不滿收入分配問題,只要我們對于謙有一些了解,都不會這樣想。
都說抽煙喝酒燙頭,是他的三大愛好。
其實拋開這些,他原本就是個 隨性,自在的人。
1969年,于謙出生于北京的知識分子之家,他的父母都是油田專家。
從小跟著姥姥備受寵愛,他自己喜歡養鳥,老人可以專門騰出一間房讓他養。
熱愛釣魚,姥姥專門用縫被子的棉線,幫他做魚線。
他可以一下午什麼都不敢,就只為了看老牛吃草。
也可以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,跟著一幫朋友釣魚、抓鳥、撈蝦米,吃吃喝喝。
因為喜歡搖滾,跟崔健、黑豹樂隊、欒樹等是朋友,還當上了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。
優渥的童年,給了他充足的底氣,也養成了後來灑脫、自在的性格。
他喜歡養馬,有自己的養馬場和動物園,各種珍奇鳥獸,數不數勝數。
一年,輕輕松松都能收入上千萬。
這樣一個不差錢的老爺們,相聲之于他而言,是興趣也是根本。
所以,于謙會離開德云社嗎?
顯然不會!
因為他可是著名的「相聲皇后」啊。
作者:十月 編輯:小柒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