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這麼一部電視劇,上到80歲的老人,下到幾歲的孩童,不管成熟穩重的中年人,還是懵懂無知的少年,都喜歡看。
它不挑年齡,不挑性別,老少皆宜,每看一遍,都有不同的人生感悟。
這部劇從頭到尾,只用了一台老式攝像機。
它被重播了3000多次,收視率穩穩當當,說它是經典,好像還不夠。
它應該是經典中的經典。
它,就是86版《西游記》。
1982年,央視準備把四大名著之一的《西游記》搬上熒幕,開會的時候,領導先進行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,然后問誰愿意挑起這個重擔。
會場上鴉雀無聲,經費不足,沒有經驗,沒有演員,沒人愿意接這個燙手山芋。
沉默了幾分鐘后,楊潔導演站了出來:「我來!」
一台老式攝像機,幾名工作人員,在楊潔導演的帶領下,《西游記》劇組成立了。
沒有演員,找,沒有經驗,摸索,沒有經費,邊拍邊想辦法。
就這樣,《西游記》劇組開始了他們的「取經之路」。
一部戲開拍,得先找演員,這是楊潔導演的第一難,光是唐僧,就讓她愁的頭髮白了一大圈。
最先找到的,是還在讀書的汪粵。
但沒拍多久,汪粵吃不了苦,生活條件差,片酬沒幾個錢,還經常往大山里跑,到處是蚊子。
剛好這時有人找他拍電影,汪粵開了小差。
楊潔幾經輾轉又找到了徐少華,這次可不能半途而廢了,但拍著拍著,徐少華發現自己的片酬比悟空少5塊錢,心里開始不平衡。
畢竟,自己才是主角,徒弟的工資怎麼能高過師父?
徐少華告訴導演,自己要去完成未竟的學業,否則就拿不到畢業證,也來了個半途而廢。
把唐僧演到最后的,只有遲重瑞,他的敬業精神值得點贊。
看《西游記》的時候,明眼的觀眾會發現,怎麼唐僧跟之前的不一樣了,豈不知,光飾演唐僧的,就有三個演員。
很多電視劇,更看中的是主角,90%的經費,都用來請了那些所謂的明星,反正播出前,一通宣傳,明星自帶流量,收視率差不到哪兒去。
至于其他角色,200塊錢一天的群演多的是,中午發一份便當,搞定。
這樣的影視作品,純粹是為了掙錢。
楊潔導演雖然沒錢,但找演員的方式與眾不同,哪怕再有名氣的明星,如果不適合這個角色,她也不會用。
她更看重的,是演員本身的氣質和劇中的人物是否契合,女兒國國王,老鼠精,蜘蛛精,玉面狐貍。
每到一個地方,楊潔就打聽當地的歌舞團,藝術學校,歷盡了千辛萬苦,她找遍了全國的漂亮妞兒。
很多人,一生中只演過《西游記》一部戲,甚至,她們之前的職業,根本和演員不搭邊。
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,都成為經典,個中緣由不得不令人深思。
演員找到了,但劇組卻更窮了,人一多開銷自然更大,每個演員,一天的片酬是幾十塊錢,伙食費是5毛錢,很多男演員,甚至連飯都吃不飽。
《西游記》只好一邊拍一邊播出,劇組只能用播出效果去拉經費。
拉不來經費,就先暫停一下,等有錢了再繼續,《西游記》就是這樣拍拍停停完成的。
這部劇播出后,受到了大量觀眾的喜愛,央視也一筆一筆的追加了點兒經費,但依然是杯水車薪。
拍到後來,唐僧師徒都有了些名氣,便瞞著楊潔出去接商演,楊潔知道后大發雷霆。
在她心里,這是高雅的藝術,和名利不沾邊,嚴厲的導演怎麼能允許幾個主角去賺外快呢?
她一度和師徒幾人有了矛盾,楊潔後來曾說,自己十年之間看到《西游記》就換台,她為了這部戲費盡了心血,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。
她甚至說,不希望《西游記》能成功,這是她心中永遠的意難平。
這一切的一切,都是因為一個字:窮!
甚至有觀眾說,《西游記》劇組窮的只剩下演技了。
但我想說,還好有演技,否則,就沒有這樣的經典。
那個年代,沒有電腦特效,沒有畫面合成,每個鏡頭,都必須實地拍攝,哪怕是深山老林,就是步行,也得走過去。
一部25集的電視劇,劇組途經了26個省,一個鏡頭一個鏡頭,靠著這部老掉牙的攝像機,他們拍了整整六年。
幾十個人的劇組,衣食住行,走了這麼多地方,雖然每分錢都精打細算,但經費還是緊張。
不理解的人甚至說,《西游記》劇組是在拿著經費游山玩水。
楊潔拿出了自己的積蓄貼進去,反正能拍一集是一集,沒有她當初的堅持,就不可能有這部電視劇。
辦法,總比困難多,沒有特效,就想辦法,我們看到那些云霧繚繞,美輪美奐的鏡頭,是工作人員用干冰吹出來的。
有人甚至吸入過多干冰導致昏厥。
那麼大的蟠桃是做的,而且做了幾千個,仔細的掛在樹上,花了好幾天時間。
龍宮的鏡頭,是在魚缸前面拍的,里面的泡泡是工作人員在旁邊拿管子吹出來的。
孫悟空吐了一口氣,唐僧身上的繩子就斷了,這個鏡頭讓我神奇了好久好久。
後來才知道,吹氣的時候,悟空先吸了一口煙,他一吹,后面有個工作人員拿剪刀剪斷了唐僧身上的繩子。
半空的鏡頭都是吊鋼絲拍攝,六小齡童老師還摔下來過,還好沒有大礙。
拍「火眼金睛」的時候,為了逼真,六小齡童專門去醫院做了眼科手術。
他們是拿「命」在拍戲,我們無法想象。
還好,他們成功了。
沒有經費,沒有保姆車,沒有耍大牌,沒有天價片酬,沒有紅的發紫的大明星。
觀眾調侃:《西游記》劇組窮的就剩下演技了。
說的真好,一部好的影視作品,需要的不正是演技嗎?
除了窮,演技,還有為藝術奉獻了全部的導演,兢兢業業,甚至一個人身兼多個角色的演員,絞盡腦汁克服困難的劇組人員。
這一切的一切,才成就了這部經典。
讓我們,向他們致敬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