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春節,被《狂飆》刷屏,從第一集開始,我就被這部劇深深吸引。
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吧,今年的春節沒下雪,也實在沒什麼好玩的,干脆還不如窩在家里追劇。
就這樣一集一集追下去,越看越想看,簡直停不下來。
與此同時,網友們的評論也刷爆了朋友圈,從張譯,張頌文,到高葉,李一桐,網友們對每個演員都評頭論足。
《狂飆》的播出,讓主角,配角全線走紅,這樣的劇,不多見。
最近,又有網友曝出,《狂飆》中,張譯的片酬是3000萬,張頌文的是35萬。
一時輿論嘩然,同樣是主演,同樣演技炸裂,為什麼片酬差了將近100倍?
消息是否屬實暫且不說,希望大家保持理性。
畢竟,張譯出演《狂飆》前,已經戲接到手軟,還獲得過「影帝」的稱號,片酬自然不會低到哪里去。
作為大器晚成的張譯,也算是實至名歸。
張頌文雖然演技被網友們怒贊,但《狂飆》之前的他,人氣似乎并不高。
我想說的是,對此時的張頌文來說,片酬,真的不是最重要的,雖然,他和張譯一樣,大器晚成。
張頌文是北影的高材生,那是1999年,北影出來的學生,個個戲接到手軟。
但對張頌文來說,似乎很諷刺。
當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紅起來之后,他沒戲拍,不是他不努力,他到處去試鏡,一年之中,被拒絕了360多次。
對,你沒看錯,簡單說,他每天至少被拒絕一次。
長相并不算突出,運氣又不好,在俊男靚女扎堆的娛樂圈,想出頭,何其難!
當年器重他的老師都看不下去了,請他回學校做了助教。
有人是通過表演助教這個身份,才知道張頌文的,但,也只是知道名字而已,大多的觀眾,根本不知道張頌文是誰。
這時,他已經43歲,人到中年,事業上依舊毫無起色,這是一件令人崩潰的事情。
大器晚成這個詞,不知道誰發明的,我一直都覺得,大器晚成是用來安慰人的。
特別是在娛樂圈,很多人都以為演員收入高,又輕松,名利雙收。
豈不知,在這麼多的演員中,能出名的,不到1%。
就是在一部劇中,99%的片酬都被這不到1%的明星拿走了,99%的演員連房子都買不起,很多人一直都是租房住。
這并不夸張,觀眾看到的明星,是極個別的人,而大多數默默無聞的演員,觀眾根本就看不到。
因為,沒機會。
什麼大器晚成?那是你出頭之后才用到的詞,如果一直都輪不到你,你根本就成不了。
而之前的張頌文,就是那99%的演員。
雖然,他出演了一些作品,雖然,他演技炸裂。
歸根結底,很多人還是過于「急功近利」,簡單說,作為一名演員,你1年沒掙到錢,沒關系,5年沒掙到錢,再試試,20年沒掙到錢,就是你的不對了。
連父母都會勸你放棄。
張頌文的父母曾給他打電話:「別老是吃剩菜了,實在不行就回來吧,找個班上。」
張頌文搖頭苦笑,因為之前有人傳出,他不但買不起房,還經常去菜市場撿菜葉。
每個行業,都是這樣,你想有所成,就要有一種理想主義的情懷,清高和堅持。
大多人還是選擇了放棄,因為,等不起。
你要結婚,要生孩子,要成家立業,而生活,說到底還是離不開柴米油鹽。
一人吃飽全家不餓,雖看似灑脫,更多的還是無奈。
還好,他等來了《狂飆》,這一年的張頌文,46歲。
《狂飆中》,張頌文的演技被觀眾怒贊。
他,怎麼就成功了呢?
都說一個演員,最重要的,是演技,但演技再好,觀眾始終覺得你是在「演戲」,哪個演員不會演戲?
你不過,比他們演的更加生動些而已。
但張頌文,卻絲毫看不到「演」的痕跡,他每一個表情,每一個動作,都渾然天成。
從魚販開始,他熟練的動作,卑微的表情,都入木三分,充滿了人間煙火氣。
他讓觀眾覺得,這不是演員,這就是高啟強,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此刻,沒人覺得他是張頌文。
他已經和劇中的角色融為一體。
《狂飆》火了,張譯火了,張頌文火了,很多演員都火了。
對一個演員來說,不管你拍了多少戲,如果作品不火,你演技再好似乎也沒用,再大的明星,作品不行,也照樣沒人看。
演員和作品,是相輔相成的,遇到機會,一切都水到渠成。
但機會,是可遇不可求的,張頌文還是遇到了,他所有的堅忍和付出,都有了回應。
所以我才說,對他來說,片酬真的不重要,這個角色賦予他的意義,比片酬重要的多。
張頌文的春天,來了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