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歲緬甸女子經人介紹,認識42歲中國男子,兩人互生好感,很快在一起了,1年后女子生下一個兒子,可誰想,男子突發腦溢血去世,女子無奈帶著兒子改嫁,之后又生下一個女孩,現任丈夫提出,把繼子的戶口遷到他的名下,否則他就不再撫養:「我不甘心」
彭小蘭是緬甸人,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,大兒子4歲多,小女兒才1歲多。
彭小蘭帶著兒子和梁輝再婚后,居住在一間狹小的出租屋里,雖然日子過得清苦,但是終歸是一家人在一起,有個依靠。
不過自從小女兒出生以后,丈夫梁輝對大兒子的態度,不像從前那樣親切了。
彭小蘭看在眼里,記在心里,她無數次勸說丈夫要一碗水端平,卻換來的是丈夫梁輝的指責。
如今大兒子快到了上學的年齡,夫妻倆又因為兒子的戶口問題吵架,梁輝甚至提出如果不能解決兒子的戶口問題,就不再撫養繼子。
那麼,彭小蘭有著怎樣的過往?她和梁輝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?
彭小蘭本名叫迪達特,來自緬甸實皆省布達林市,她是緬甸的緬族人。
20歲那年,失去父母雙親的彭小蘭來到到中國云南打工,為了生活,她干過保姆,當過服務員,還自學了一些簡單的中文。
在迪達特34歲那年,她在同事的介紹下,認識了同樣失去父母雙親的彭建軍,彭建軍比迪達特大8歲,有著相同經歷的兩個人惺惺相惜,他們很快走到了一起。
一年以后,迪達特給彭建軍生了一個兒子,兩人商議著等到兒子周歲酒的時候,再去領取結婚證。
為了見證彼此的愛情,迪達特還特意隨了彭建軍的姓,改名彭小蘭。
彭小蘭也是個苦命女人,孩子不到一歲,彭建軍就突發腦溢血去世。
彭小蘭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,為了孩子,生活還要繼續。
為了讓自己快點走出來,她帶著兒子來到了湖南長沙,也就是在這里,她遇到了自己的現任丈夫梁輝。
梁輝離過一次婚,但是一直沒有孩子,自從和彭小蘭在一起后,他就非常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孩子。
後來,彭小蘭為梁輝生下一個女兒,不過自從女兒出生后,梁輝就感覺到生活的壓力非常大,每個月租房子,再加上女兒的奶粉錢就得2000多塊錢。
而梁輝是個安裝空調的學徒,工資不高也不固定,有的時候沒活,他就去打麻將。
彭小蘭看著丈夫沒有上進心的樣子,非常沒有安全感。
好在她的婆婆通情達理,不光每個月給她1000塊錢做家用,還總是勸說兒子梁輝要好好過日子。
原本,彭小蘭以為等兩個孩子都上學了,自己再找一份工作,日子就不會過得那麼緊緊巴巴。
可誰想,如今丈夫卻說,如果兒子的戶口問題不解決的話,他就不再撫養兒子。
彭小蘭心里也很著急,不過她并沒有說出來,而是準備先去彭建軍的家鄉,看看能不能把兒子的戶口遷過來。
已逝前男友彭建軍的親戚都去外地打工了,老家只剩下唯一的姨夫劉平。
當看到彭小蘭和孩子的時候,姨夫熱淚盈眶,他激動地說:「你終于帶著孩子回來了。」
原來,當年彭建軍去世后,姨夫曾經勸說彭小蘭,就在本地找一個人嫁了,被彭小蘭直接拒絕了。
之后彭小蘭就帶著孩子不辭而別了,為了遠離這些傷心的人和事,彭小蘭還把手機號碼都換掉了。
「孩子要上學,我想把他的戶口,遷到我老公名下。」彭小蘭開門見山。
「我們這邊比較注重血緣關系,戶口一旦遷走,親情就沒了……」姨夫說。
姨夫的話讓彭小蘭陷入了兩難,一邊是自己的丈夫,一邊是血緣親情,她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辦好了。
「我知道你這麼多年過得不容易,但是我有個事情一定要告訴你。」
說罷,姨夫把彭小蘭母子帶到一間長滿荒草的房子處,對她說:「這里你還記得吧?你和彭建軍以前就生活在這里,這套房子是彭建軍和他弟弟兩個人一起建的,我代表族人向你保證,這套房子永遠有一半屬于你和你兒子。」
姨夫的話讓彭小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,她回憶著和前男友在一起的點點滴滴,思緒久久不能平靜。
忽然,彭小蘭想起來,當年彭建軍去世的時候,她抱著一歲的孩子去他工作的單位,單位曾給了他們母子5萬塊錢撫恤金。
可是這些錢一直交由姨夫保管,當時說是等到孩子18歲的時候再給她。
「我現在生活不下去了,再等到18歲不是一切都晚了嗎?」想到這里,彭小蘭決定跟姨夫要回那5萬塊錢。
彭小蘭一提錢的事情,姨夫就滿口答應了,他說只要有見證人在場,他隨時可以把那5萬塊撫恤金交還給彭小蘭。
不過彭小蘭并不想一次性把錢拿走,因為她害怕放在自己那里不安全。
經過協商決定,姨夫每個月轉給她1000塊錢。
除此之外,彭小蘭還在姨夫的幫助下,到當地社會保障局辦理了領取喪葬補助金的手續。
工作人員告訴彭小蘭,這筆錢大概有7萬元,會在幾個月后到賬。
因此,彭小蘭也沒有再提給兒子轉戶口的事情。
臨走的時候,姨夫還給了彭小蘭的兒子400塊錢紅包,他說:「這里是你的根,你想回來的話就隨時回來。」
彭小蘭從彭建軍的家鄉回來,丈夫梁輝有去牌館打牌了,沒有在家。
無奈的彭小蘭只好到牌場把他喊了出來,當得知兒子的戶口并沒有解決的時候,梁輝有點不高興,他堅持要求把孩子的戶口落到他的名下,因為他不甘心,撫養繼子卻沒有任何名分。
「你要是好好上班,不是掙了錢就去打牌,我還能安心一點。」彭小蘭說。
「就是沒活我才玩幾把的,有活的話,我就不玩了。」梁輝不以為然。
丈夫的態度讓彭小蘭很不滿,不過她也無可奈何,只能邊走邊看。
而且當務之急,就是要解決兒子上學的問題。
于是彭小蘭去了當地的學校咨詢了一下,學校老師告訴她,最好還是要把孩子的戶口轉過來。
隨后彭小蘭又去了戶籍管理處,工作人員告訴她,像她這種情況,只要做一個親子鑒定,證明她是孩子的母親,就可以把孩子的戶口,遷到她現任丈夫的名下。
直到此時,彭小蘭才松了一口氣。
她思考再三后,準備根據丈夫的表現,再決定是否給孩子遷戶口。
不過彭小蘭表示,她雖然暫時遇到了一些困難,但是她依然不愿意離開中國,因為在這里她感覺到了溫暖和親情,更深深熱愛上了這片充滿人情味的土地。
「我會永遠生活在這里,這里給了我一個家。」彭小蘭對未來依然充滿了期待。
愛情不分年齡,也沒有國界。
每個人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,所有的愛情也都是純潔和浪漫的。但是當愛情一旦落實一日三餐的時候,就有了生活的酸甜苦辣。
正如故事中的彭小蘭一樣,失去父母雙親的她一個人來到中國,遇到彭建軍以后她才有了歸宿,只可惜這份情卻太過短暫。
彭建軍的離世固然給彭小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,不過堅強的她并沒有向命運屈服,之后她又遇到了現在的丈夫梁輝。
作為梁輝,提出把孩子的戶口遷到自己名下,給自己一個名分的想法無可厚非,不過他想要取得彭小蘭的信任,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。
您覺得呢?
《尋情記》,記錄普通人的情感傳奇。@尋情記官方號 的每一個故事,都是尋情記的記者采訪的真實故事,每個故事,都有真實的視訊和真實的圖片!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情感故事,請關注我吧!@尋情記官方號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