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10月4日,毛主席提議由[鄧.小.平]擔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。當時,周總理已經因為膀胱癌入院治療四個月之久,毛主席做出這樣的安排,顯然是將[鄧.小.平]視作周總理的接班人。
10月11日,中共中央發出通知,將于近期內召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。
這項通知里還有毛主席的重要指示:「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八年,現在,以安定為好,全黨全軍要團結。」
在「四人幫」等人看來,四屆人大是一場重要的博弈,如果國務院形成一個周、鄧體制,這對他們將大為不利。
江青十分清楚,這場博弈不能輸,必須要主動出擊,掌控局面,不能讓[鄧.小.平]坐穩第一副總理的位子。
10月17日晚,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,江青率先發難,她以「風慶輪」問題為借口,說進口船只是崇洋媚外,矛頭直指周總理,并逼迫[鄧.小.平]表態。
[鄧.小.平]態度強硬,不肯妥協,更不可能違心地指責周總理。
看到江青等人胡攪蠻纏,[鄧.小.平]毫不退讓,爭論到激烈之處拂袖而去,以致會議無法繼續進行。
當天晚上,王洪文、張春橋、江青、姚文元等人在釣魚台17號樓研究下一步行動方針,仿佛有一種決戰前夕的緊張氣氛。四人一致認為,要扳倒[鄧.小.平],必須要爭取毛主席的支持。
當時毛主席在長沙養病,他們便決定讓王洪文盡快趕赴長沙,向毛主席當面匯報工作,爭取主動權。
第二天,王洪文便急匆匆地乘坐專機來到長沙,并于當天晚上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。
在匯報四屆人大籌備情況時,王洪文向毛主席報告說:「 總理現在雖然有病,住在醫院,但還忙著找人談話到深夜,幾乎每天都有人去。經常去總理那里的人有小平、劍英、先念等同志。」
王洪文雖然對周總理依然保持著尊稱,對其他人也稱同志,但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卻十分明顯,這就是來打小報告的。然而,毛主席只是靜靜地聽著,并未表態。
王洪文見毛主席一言不發,干脆更加直白地說:「 他們這些人在這時來往得這樣頻繁和四屆人大的人事安排有關,北京現在大有廬山會議的味道!」
王洪文故意將事情與廬山會議(即九屆二中全會)聯系到一起,那麼問題的性質就相當嚴重了,他希望通過危言聳聽來得到毛主席的支持。不過,他的愿望落空了,毛主席并不肯輕信他的一面之詞。
10月20日,外交部的王海容和唐聞生陪同來華訪問的丹麥首相哈特林到達長沙,她們向毛主席匯報了北京這些天發生的事情,并表示了對江青幾人霸道行徑的不滿。
毛主席對王海容和唐聞生指示道:「 因為總理還是總理,四屆人大的籌備工作和人事安排問題要總理和王洪文一起管。建議[鄧.小.平]任黨的副主席、第一副總理、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。轉告王洪文、張春橋、姚文元,叫他們不要跟在江青后面批東西。」
毛主席的這種態度,無疑讓江青等人來勢洶洶的進攻遭遇了嚴重的挫折。
11月12日,[鄧.小.平]來到長沙向毛主席匯報工作,毛主席在王海容和唐聞生的陪同下接見了他,談話在十分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。
毛主席對于[鄧.小.平]在10月17日政治局會議上拂袖而去的事也有所耳聞,用一種滿意和贊賞的口氣對他說:「你開了一個鋼鐵公司!」
[鄧.小.平]有些不好意思地說:「主席也知道了?」
毛主席顯得十分高興地說:「你做得好,我贊成你。」
[鄧.小.平]回答:「我實在忍不住了!不止一次了,她在政治局搞了七八次了。」
「強加于人,我也是不高興的。」毛主席用手指了指王海容和唐聞生說:「她們都不高興。」
[鄧.小.平]又說:「我主要是感覺政治生活不正常,最后我到她那里去了一下,鋼鐵公司對鋼鐵公司。」
在談到自己的工作問題時,[鄧.小.平]向毛主席表示:「最近關于我的工作決定,主席已經講了,不應再提什麼意見了,但是看來責任是太重了一點。」
中央副主席、國務院第一副總理、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,這些黨政軍的高級職務系于[鄧.小.平]一身,責任的確重大。
毛主席笑了笑說:「沒辦法呢,只好擔起來啰!」
就在這一天,毛主席在江青給他的一封來信中作出批示:
不要多露面;不要批文件;不要由你組閣(當后台老闆)。你積怨甚多,要團結多數。至囑。人貴有自知之明。又及。
江青當時是政治局委員,但她并不滿足于現有的職務,她想要插手國務院的事務,四屆人大的人事安排也想過問。在她寫給毛主席的這封信中提出,讓謝靜宜當人大副委員長,遲群當教育部長,喬冠華當副總理,毛遠新、遲群、謝靜宜、金祖敏列席政治局,作為「接班人」來培養。
11月20日,毛主席又給江青寫了一封短信:
江青:可讀李固給黃瓊書。就思想文章而論,都是一篇好文章。你的職務就是研究國內外動態,這已經是大任務了。此事我對你說了多次,不要說沒有工作。此囑。
李固和黃瓊都是東漢人,李固素來仰慕黃瓊的人品才學,曾勉勵其出仕。
漢順帝永建二年,黃瓊奉詔入朝,行至途中突然稱病不肯前往,經朝廷屢次催促,才繼續趕赴京城。當黃瓊行至洛陽近郊之時,李固寫了一封信給他,這就是毛主席所說的「李固給黃瓊書」。
這封信從兩個方面啟發和開導黃瓊,一方面批判了當時名士的孤傲,另一方面針對當時名士專靠聲名而其實不符,以致被人攻擊的缺點,對黃瓊進行了規勸和告誡。
毛主席對于李固的這封信十分欣賞。
江青給毛主席寫信,稱自己「九大以后基本是個閑人」,希望毛主席多安排一些工作給她,即給她發號施令的實權。毛主席讓她讀這封信,實際上是委婉地拒絕了她的要求。
毛主席這次在長沙一住就是幾個月,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賓想要見他,都得到長沙跑一趟。
12月23日,毛主席在長沙接見了周總理和王洪文,依然由王海容和唐聞生陪同。
當時周總理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,但他依然堅持工作,毛主席讓他與王洪文負責籌備四屆人大,他們便前后腳來到長沙向毛主席匯報籌備情況。
毛主席一邊搖著手一邊對王洪文說:「 不要搞四人幫!團結起來,四個人搞在一起不好!」
王洪文紅著臉回答說:「以后不搞了。」
談到自己的身體情況,毛主席說:「明年1月起,外賓我不見了。要求見,我也不見了。我吃飯、睡覺還好,游了五次泳。」
在談到[鄧.小.平]的時候,毛主席指了指腦袋說:「他政治思想強。」
「他沒有[鄧.小.平]強。」毛主席又指了指王洪文,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下一個「強」字。
王洪文聽了十分尷尬,緊張得說不出話來。
周總理向毛主席匯報四屆人大人事安排,提到由葉劍英任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,[鄧.小.平]任第一副總理兼總參謀長。
毛主席突然打斷周總理的話,一字一句地說:「我看小平做個軍委副主席。軍委副主席、第一副總理兼總參謀長。」
毛主席說著又拿起筆,在紙上寫下「人才難」三個字。
周總理說:「 人才難得。」
周總理接著匯報副總理名單:「鄧、張、李……」即[鄧.小.平]、張春橋、李先念。
毛主席又打斷道:「陳……」即陳錫聯。
這次在長沙,毛主席于12月23日、24日、25日、27日與周總理、王洪文進行了四次談話,只在他的生日當天休息了一天。
這四次談話,毛主席主要談了五個方面的問題。
第一,對[鄧.小.平]的評價和擔任新的職務問題以及副總理人選。這是12月23日談話的主要內容。
第二,「四人幫」不要搞了,中央就這麼多人,要團結。毛主席說江青等人在批林批孔運動中立了功,但不要搞宗派,搞宗派是要摔跤的。摔了跤,能爬起來就好。
第三,對江青的批評。毛主席說他在做江青的工作,勸她三不要:一不要亂批東西,二不要出風頭,三不要參加組織政府。江青說沒有工作做,毛主席說看資料,研究國際國內問題,然后提意見。毛主席說,對江青當然可以一分為二,她在批劉、林問題上是對的,說總理的錯誤是十一次路線斗爭就不對了。
第四,批林批孔,批走后門,成了三個主題,就搞亂了。毛主席說,搞亂了,也不告訴他。毛主席說,批林容易批孔難,世界上的事,說起來難,做起來并不難。現在四書五經也批了,孔夫子是文圣打倒了,關云長是武圣也打倒了。
第五,談國際形勢。毛主席認為越講緩和越要備戰。現在可以不提當前世界主要傾向是革命,而要強調備戰緊張,各國人民對此事要有所準備。毛主席認為,要弄清蘇聯對我試探的真正意圖。
周總理把這幾次談話的內容歸納整理了一個提綱,準備回京以后立即向政治局常委傳達。
幾天以后,周總理與王洪文離開長沙返回北京,王洪文心緒欠佳,周總理則有一種喜悅寬慰之感。
四屆人大之前圍繞人事安排的這番較量,已經有了令人歡欣鼓舞的結果。[鄧.小.平]在黨內的地位進一步提高,有人插手組閣但沒有成功。
如果形勢照這樣發展下去,周總理就可以安心躺在醫院里養病了。
1975年1月5日,中共中央發出1號文件: 中央決定,任命[鄧.小.平]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,任命張春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。
1月8日至10日,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。會議討論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準備工作,決定將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》、《關于修改憲法的報告》、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、國務院成員的候選人名單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。
這次會議選舉[鄧.小.平]為中共中央副主席、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,批準李德生辭去他所擔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、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的請求。
1月13日至17日,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。
從三屆人大到四屆人大,經歷了整整十年時間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,這個國家政權的象征,法律上的最高權力機構,已經有八年半的時間被實際上廢除了。
四屆人大的召開,標志著黨內的正確勢力力圖使國家走上正軌的努力獲得了初步成功。
四屆人大產生的國務院領導中,總理依然是周總理,副總理是[鄧.小.平]、張春橋、李先念、陳錫聯、紀登奎、[華.國.鋒]、陳永貴、吳桂賢、王震、余秋里、谷牧、孫健。
從這個領導班子的格局來看,為四屆人大的組閣而進行的較量,以「四人幫」陰謀奪權失敗而宣告結束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