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閱讀此文之前,麻煩您點擊一下「 關注」,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,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,感謝您的支持!
姜文是誰?
他被謝晉稱為中戲最優秀的學生,他一出道便拿下中國電影最高獎項,他讓自己的每部作品都打上「姜文」烙印,他是2010年票房冠軍《讓子彈飛》的導演、主演、剪輯和編劇之一, 他是三十年來只拍了六部電影,卻在海內外拿獎無數的中國頂級導演,他是一位電影狂人。
姜文的才華不僅僅在執導影片,電視劇、微電影、短片、圖書,他的作品類型豐富;導演、演員、監制、剪輯、編劇、寫作,他可以挑起很多大梁,甚至還做過《讓子彈飛》的馬倌。
每年,姜文都會拿出誠意滿滿的作品答謝喜愛他的人。
然而,在2018年《邪不壓正》上映后,姜文幾乎消失在公眾視野中,唯一的那次亮相,竟是以慘淡收場。
2021年,姜文在《圖蘭朵·魔咒緣起》中,扮演女主角關曉彤的父王。
這部奇幻電影,背靠經典歌劇大IP,號稱集結了國際國內眾多巨星,投資超三億。
誰料,它卻釀成2021年院線大片的一大慘案,豆瓣評分3.4,票房不到2000萬,口碑票房雙撲街。
盡管姜文根本不是導演,在演員表里,他只是友情出演。
但是,很多人還是把一腔怨氣發在了他身上。
就連姜文自己參與設計的「雙馬尾加額頭小拖把」可汗造型,也成為了網民吐槽的對象。
還有人翻出姜文當年試鏡《霸王別姬》時拖把假發美女造型,以做印證。
更有人評價姜文的演技, 「好似游離在劇情外,只是一心扮演沒什麼頭腦的寵女狂魔。」
難怪網友,在此之前,無論姜文是導演,還是參演,他都會對劇本做盡可能多的雕琢,每一部姜文作品都是業界的高水準代表。
而《圖蘭朵》這種水準真不該與姜文扯上關系,即使只是友情出演。
姜文真的江郎才盡了嗎?
姜文確實老了。到今年,他已滿六十歲。
今年1月,姜文被拍到外出,當時他戴著一頂鮮艷的編織帽,胡子花白,兩頰明顯凹陷,舉手投足間已能見到老態。
步入花甲的姜文,還能創作出好作品嗎?
他的「子彈」還能飛多久?
這個問題,除了姜文自己,沒人能回答。
1963年,姜文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,童年在河北唐山的姥姥家度過。后隨父母到過貴州、湖南,十歲時定居北京,與一幫同為部隊子弟的小伙伴生活在部隊大院。
大學聯考時,好朋友英達如愿考上了北大,姜文報考同一所學校卻落榜了。
落榜北大,對于普通人肯定是個不小的挫折,但對姜文來說,考不上北大,那就考中央戲劇學院吧。
第二年,他就去了這所中國戲劇藝術的最高學府。
1985年,畢業剛一年,還在話劇團工作的姜文,在《末代皇后》中與大影星潘虹演對手戲,扮演溥儀。 兩年后,憑借溥儀一角,他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。
1986年,畢業第二年,他參演芙蓉鎮。謝晉導演對女主角劉曉慶介紹姜文時,說他是中戲最優秀的學生。劉曉慶比他大了七八歲,成熟美艷,已經是影后。
姜文憑借《芙蓉鎮》,獲得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。
在拍攝《芙蓉鎮》期間,姜文與劉曉慶的婚外情緋聞鬧得全國皆知。
劉曉慶當時的丈夫陳國軍以刀威脅姜文,要他寫下與劉曉慶的交往過程。他竟然一五一十地寫明,并坦蕩蕩地聲稱自己就是愛劉曉慶。 劉曉慶失婚后,姜文與她過起了同居生活。
如果不是兩人全程少有的坦蕩,這樁事只會淪為娛樂圈丑聞。
在1987年,姜文參演了紅高粱,後來憑此拿下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。
不得不說,姜文就是那種智商情商都超高的天才。他的出道根本沒有挫折,順風順水,出生即巔峰。
甚至,這些也只是他人生眾多高峰中的一個山頭而已。
1991年,早已不滿足于演戲的姜文,萌生了拍電影的想法。那一年,他28歲。
多年后,他在一次訪談中說, 我當年之所以想拍電影,是覺得那時好多國內電影不好,那干脆我自己拍吧。
姜文對拍電影的狂熱和他過人的才華,早已打動了劉曉慶,正是她說動和鼓勵姜文下定決心做導演的。
1993年,那時的姜文盡管得了幾個大獎,那也只是一個嶄露頭角的演員而已,大多數人對他做導演并不看好。
他將6萬字的王朔小說《動物兇猛》改編出了9萬字的劇本,四處拉投資,卻被拒絕。
做演員與拍電影的難度比起來,根本不是一個量級。
劉曉慶做了這部影片的制片人,影片的名字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,就是她和姜文一起敲定的。
最后,也是在劉曉慶的牽線下,姜文得到了香港電影人文雋的投資。
投資方的定金用完以后,劉曉慶四處借錢,甚至「搜刮」了所有家人的存折和私房錢。
1994年,姜文第一次執導的電影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,獲得了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-金獅獎。
在電影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中,你能看到姜文青春期的影子。
馬小軍的扮演者夏雨,就是姜文媽媽從幾十名孩子中選出來的,因為她覺得夏雨很像中學時的姜文。
生長在部隊大院的馬小軍,喜歡上比他大很多的米蘭,但米蘭只把他當小孩。悶騷的馬小軍分不清現實與幻想,認為米蘭移情別戀,在惆悵中接受青春期的逝去。
青春期愛情的終結,總是讓人刻骨銘心的。借著電影,姜文把自己對青春期最美好最動人的回憶和想象展現出來了——青春期,正是因為不完美,所以永遠美好。
在完成《陽》的拍攝后,他與劉曉慶的關系也走到了盡頭。
各種緣由眾說紛紜,但可以肯定,這段感情經歷極其刻骨銘心。
馬小軍終究要和幻想中的米蘭告別,和自己的青春告別。姜文也與之前的自己做了一次告別。
分手之后,他和劉曉慶恢復到朋友關系。 但這份友情到底是什麼份量,在後來劉曉慶生死攸關之時,才顯現出來。
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乘勝追擊,又獲得了第3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、最佳原創劇本獎。
首次執導影片就獲得如此佳績,將姜文的才華和能力完全展現在世人面前。
在籌備電影期間,姜文還試水電視劇,出演了《北京人在紐約》, 憑此片獲得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。
姜文再次站上了人生高峰,那一年,他才三十歲出頭。一切都太完美了。
世界在姜文面前徹底打開。
他根本沒有猶豫。
2000年,戛納電影節上,姜文花兩年時間打造的《鬼子來了》,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、金棕櫚獎。
姜文用一部電影把中國人最想說的話表達出來了,含蓄而又幽默。
引起關注的除了《鬼子來了》,還有一個場景。 姜文抱著可愛的混血女兒,身旁站著美麗的外國妻子,出現在戛納電影節現場。
人們這才知道,姜文與法國女博士桑德琳已經秘密結婚三年。這次,他帶著作品來到戛納,要再次證明自己,也要跟世人分享他的幸福。
《鬼子來了》這部抗日題材的電影在全世界8個國家上映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日本本土竟然也上映了這部作品。首映當天,日本觀眾為之沸騰,好評無數。兩年后,影片還拿到了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。
在豆瓣中,《鬼子來了》以9.3的高分成為姜文導演的最牛作品。
姜文簡直就要成為神一般的存在。
但是,神并不在人間,姜文也無法打破物極必反的規律。
手捧大獎回到國內的姜文,正準備再次大干一場,卻突然失去了執導影視的權力。
盡管《鬼子來了》在海外成績斐然,但該片之前并未通過國內電影局的審查,因此在國內被禁映,同時,姜文還受到行政處罰,被禁止在五年內執導影片。
禁映帶來了巨大損失,這部影片用掉了48萬卷,導致比原計劃的2000萬投資超出30%還多。
經濟損失還是其次,一個視電影為生命的導演,卻被剝奪了拍片的權力,接下來他該怎麼辦?
也是在那兩年,他的摯友遭遇了大難。
2002年,劉曉慶因為偷漏稅,郎鐺入獄。所有人都急于撇清與劉曉慶的關系。
姜文一聽說消息就趕到了劉曉慶的玫瑰園別墅,安撫她的家人。
他托人給劉曉慶送了一條絲巾,上面繡著一只老鷹。
姜文還托人帶話給劉曉慶說 :「一定要堅持住」。
當年,如果沒有劉曉慶的鼓勵和幫助,就沒有姜文的處女作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,中國就沒有這樣一位頂級導演。這份恩情沉重如山。
姜文準備救劉曉慶,但是面前困難重重。
也是在那幾年,姜文自己的后院也起了火。他與桑德琳因為女兒教育和異地分居問題,無數次地爭吵、冷戰、爭吵, 最終,他們在2005年失婚了。
桑德琳帶女兒回了法國,甚至阻止姜文見女兒。
姜文躲在自己工作室里,因思念女兒而喝到大醉。
2001-2005,被禁拍的這五年,事業、家庭和摯友都遭受打擊,姜文進入到人生的大低谷。
那段時間,他有著怎樣的感受和心路?
在電影《尋槍》中,姜文自己把它演出來了。
姜文以監制的身份,與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導演陸川合作,拍攝了《尋槍》,講述了一名基層刑警丟槍、找槍的故事。
姜文解析這部電影:
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內心的槍都丟了
但是有的人沒有去找
有的人去找了
而且用生命去尋找
借用影片中馬山的話,姜文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:「槍不是丟,是不見了。」
積極「找槍」的姜文,在被禁止執導的幾年中,根本沒閑著。
不能執導,但可以做監制,可以做演員。對于姜文來說,可以做的事很多很多。
他主演的《尋槍》和《天地英雄》,再次拿下大獎。
他還出演了《綠茶》《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》《大宅門》等影片。
2003年,姜文出錢幫劉曉慶找來京城四大名律師,還幫她補繳罰款,助其出獄。
這時距離他們分手已經九年,這樣的鼎力相幫,只能用情義無價來形容。
劉曉慶入獄422天之后出來,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姜文向他道謝。
有人評價姜文 :毫無矯飾,毫無保留,毫無虛損。
2005年,限制姜文的五年禁令就要到期,也是在這一年,周韻走進了他的生命。
周韻確實很旺夫,自從她來到姜文的生命中,姜文再次一飛沖天。
恢復執導權力后,姜文拍出了一部極盡瑰麗唯美的藝術電影《太陽照常升起》。
這部電影斬獲無數大獎:
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-金獅獎,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獎、最佳改編劇本獎、最佳導演獎,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,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、最佳導演獎,第9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。
在一次香港電影節大師公開課上,姜文說,拿到原著,他都會改成符合自己想法的本子,因為別人的小說里只有別人的感受,必須轉換為自己的感受,才能拍出打動自己的東西。
《太陽照常升起》是姜文的至愛。
「它最貼近我的理想,最貼近人們的精神世界,也最不被人理解。」
「很多人說看不懂這部電影,我認為這是一種遺憾,但不是我的遺憾也不是‘太陽’的遺憾,而是觀眾的遺憾。習慣了簡單化的情節,放棄了對電影的期待,其實就是放棄了對自己生命的認知。」
史鐵生盛贊這部影片,「姜文豈止是藝術家,他更像一個哲人。」
《太陽照常升起》的原著是一個極其悲傷的故事,即使按照正常一點的敘事風格,也足夠拍成一部令人扼腕的劇情片。
但姜文把它拍成了十足的唯美藝術片。
姜文請日本配樂大師久石讓,為影片量身定做了貫穿始終的背景音樂,主旋律渾厚、雄壯,蕩氣回腸,副節浪漫凄美。
音樂看似和故事的風格不搭,但配合著影片雄奇瑰麗的畫面,兩者竟渾然天成。
姜文用獨特的敘事結構和無處不在的象征、隱喻,展現了宏大的時代背景,表達了對特殊時代的深度思考。
張越說:能據不同時期的作品,看出其心路歷程的導演,在中國只有姜文一個。
《太陽照常升起》也窩藏了姜文的生活感悟。
姜文為自己的兩段婚姻,找到了平衡點。他和前妻為了女兒,達成了真正的和解,繼續把對方當作了親人。大女兒最終還是回到了中國,姜文給了她無盡的父愛,以彌補之前與前妻對立帶給女兒的傷害。
對這個大女兒,識大體的周韻也拿出了更多的關懷。如今,大女兒已經長大成人,一家人和睦相處。
影片中有一個小片段,崔健幫姜文分析婚姻中的對錯,結論是錯在姜文。因為男的老不著家,讓妻子自己呆在家里,這不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嗎。
用這種看似粗俗的表達方式,姜文似乎完成了一次與自己的和解,也讓人稍微觸及到了一絲他的柔軟。
歷經千帆,仍是少年,經歷冷暖,仍心懷炙熱。
姜文借著電影向世人宣告——五年后,我的太陽照常升起。
經歷坎坷之后的姜文,更加沉淀了下來,每隔幾年就拿出一部精心打磨的作品來喂養饑渴的觀眾。
《讓子彈飛》、《一步之遙》、《邪不壓正》,相比起早期作品,少了些純粹的情緒抒發,卻多了對現實人間的思考。
盡管第一遍就看懂的人并不多,但它們依舊拿下海內外各種大獎,還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和解讀。
其中被解讀得最厲害的,就是《讓子彈飛》。
論話題熱度,迄今唯一能與之媲美的,大概只有《大話西游》。
以至于過去這麼多年,人們還在關心:姜文的「子彈」,還能飛多久?
姜文說,那種很商業化的東西,一年拍十二部,甚至十四五部都是可以的,但他不愿意拍。
王朔稱:「老姜是一個有自己態度且旗幟鮮明的人,有他在,我們才好說本大國電影也不都是行活兒。」
我們以為姜文總會老去,總會有放棄抵抗的一天,但是姜文的故事里,從來就沒有放棄。
他一直在俯視這個世界。
他可以用‘念奴嬌’唱出:
「而今我輩狂歌,不要裝乖,不要裝牛逼,敢駕閑云,捉野雞,攜武陵人吹笛。」
也可以用五言輕吟:
風高浮云遠,春短日子長。簾外無花落,心下有余香。
這樣的姜文,面對「你的子彈還能飛多久?」,或許只會用他不屑的眼神快速瞟一下你,然后看著別處,漫不經心地說一句:
只要我喜歡。
也只有姜文有資格這麼說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