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先生今年50歲,前年生性風流的他娶了一個小他20歲的妻子,兒子也在去年年初出生了。一家人非常幸福。但幸福卻很短暫。
大約從半年前,李先生的[私.處]莫名出現了長了很多潰瘍,他以為是單純的感染,于是他便自行購買了一些藥物涂抹。但抹了一段時間后,不但沒有緩解,生殖器上潰瘍面積越來越大、正常的排尿受到影響,且頭部還鼓起了一個腫塊,令他痛不欲生。
這下李先生再也顧不得面子問題,抽了個時間去醫院檢查。經檢查,他被確診為陰莖癌,病程處于中晚期。ADVERTISEMENT
陰莖癌顧名思義是發生在陰莖處的癌癥,該病的發病率在不同種族和地區之間有較大差異。歐美地區的發病率不足1/10萬、部分非洲/南美洲地區的發病率則可達到19/10萬,ADVERTISEMENT
陰莖癌的確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,但以下幾個是醫學界公認的陰莖癌高危因素,注意避免。
一是包皮包莖。包莖以及包皮過程會讓男性生殖器周圍的局部環境不佳,容易引起反復慢性感染發生。而反復的感染會給生殖器帶來持續刺激,會增加其癌變的風險。
二是HPV感染。感染hpv病毒16、18亞型,不僅是誘發女性宮頸癌的高危因素,也會導致男性罹患陰莖癌、肛門癌、口腔癌的幾率明顯增加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