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今年35歲,既不吸煙又不喝酒,平時也有定期鍛煉,怎麼就查出腎衰竭了呢?」王先生表示十分不理解。
王先生今年43歲,正值男人一朵花的年紀,事業有成、家庭幸福,工作繁忙的他起初有疲勞等不適感出現時,并沒有引起重視,只以為是工作太累所致。
等到身體嚴重發軟時再去檢查,就被醫生告知到了腎衰竭階段。
這個結果讓王先生一時無法接受,醫生問診后發現他雖然煙酒不沾,但是長期久坐,一忙起來有時一下午都不會喝一口水,有時憋尿能憋兩三個小時,而這些正是導致他被腎衰盯上的元兇。
據統計,我國慢性腎病發病率10.
慢性腎病不積極治療,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腎單位嚴重受損,甚至導致腎功能不可逆性的減退,部分患者就會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,發展為尿毒癥。
此外,尿毒癥的發生主要與兩大因素有關,一是不良習慣影響,像高鹽飲食、經常熬夜、長期憋尿、高蛋白攝入、酗酒等;二是病理性的因素,包括高血壓、糖尿病、代謝綜合征、泌尿系統感染等。
種種因素都在不斷損傷腎臟,引發慢性腎小球腎炎、間質性腎炎、糖尿病腎病等腎臟病變,甚至發展為慢性腎病、尿毒癥等。
其實尿毒癥的到來并非「悄無聲息」的,只不過腎臟有著強大的代償功能,因此早期腎病一般沒有什麼典型癥狀。
常見的早期癥狀有乏力、夜尿增多、降壓效果不理想、貧血、月經量增大等癥狀,這些都不夠有特異性,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。
有些患者在查出尿毒癥后,可能會不解,明明自己不吸煙又不喝酒,為什麼還會患上尿毒癥呢?
1、亂吃藥
是藥三分毒,藥物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,據統計有25%的腎衰與藥物的腎毒性有關,平常切莫盲目亂用藥,以免增加腎臟負擔。
2、經常熬夜
腎臟有自己的生物鐘,晚上的血流量會減少一半,經常熬夜會影響腎臟的生物鐘,加重腎臟負擔,甚至會誘發腎臟損傷。
3、高蛋白食物吃太多
高蛋白食物攝入過多會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和腎臟的血流量,還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病風險,因此盡量要避免高蛋白食物攝入過多。
4、愛喝濃茶
濃茶中的草酸含量很高,會增加草酸鈣結石,不利于腎臟健康,平常要少喝。
5、久坐憋尿
久坐長時間憋尿,可能會對腎臟、泌尿系統形成壓力,增加損傷,增加尿路感染的幾率,還可能導致尿液回流,增加腎臟疾病的發生風險。
6、過度疲勞
過度疲勞會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,更容易被呼吸道疾病等盯上,也可能會增加腎臟損害的風險。
腎臟作為一個沉默的器官,有著很強大的代償功能,平時有些癥狀察覺不了,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定期檢查。
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(長海醫院)腎內科主治醫師指出,60歲以上的老人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持續性蛋白尿、腎病家族史、腎結石患者、痛風人群等腎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定期的腎臟檢查,可通過尿常規、腎臟B超、血肌酐檢查等來了解腎臟是否健康。
除了要做好定期檢查外,還要從生活中做好預防工作!
1、控制好血糖、血壓
高血糖、高血壓也會影響腎臟健康,一旦確診一定要按時服藥、積極治療控制。
2、生病積極治療
生了病最好積極接受治療,有些小病不治療就可能拖成大病,甚至影響到身體其他器官。
3、多喝水,避免憋尿
多喝水能促進身體的代謝,降低有害物質在腎臟中的濃度,防止尿結石、尿路感染等。
尿毒癥的發生與人們不重視慢性腎病,一直拖延有關,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良習慣,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,增加病變的風險。腎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做好定期腎臟檢查,還要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,多喝水,避免憋尿和熬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