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認為,人體疾病,不是淤癥,就是虛癥,所以大部分人血管里面,會有程度不一的出現淤堵的癥狀,今天學習的一個穴位,可以幫助血管里面淤堵的血重新流動起來,他就是腎經的母穴,復溜穴,趕緊來了解。
復溜穴的位置:
屬于腎經,是雙穴,左右對稱,先找到小腿內側,內腳踝尖旁的太溪穴,太溪穴直上2寸,3個橫指的距離就是復溜穴了。
腎多虛證,「虛則補其母」,而復溜為腎經之母穴,故取本穴多行補法,具有滋陰補腎之功,對靜脈曲張、水腫、腹脹、自汗、盜汗、腹瀉、尿失禁、指端麻木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。
1、水腫淤堵
大家可以試著按按身體,有個典型的地方,就是我們的小腿內側,很多人按下去后,會出現一個坑,久久不能復原,這就是說明,里面的血管有淤堵,那麼一定要經常按摩刮,刺激復溜穴,讓血管里面的水液,盡早流動起來。
2、靜脈曲張
蚯蚓腿,應該很多人見過,甚至自己身上就出現了,這是醫學里面的「靜脈曲張」,也稱「浮腳筋」,一般會出現在特殊職業的人,比如過度久站,導致血液長期蓄積下肢,沒有及時調治,任其發展,日積月累造成病態的靜脈曲張。
蚯蚓腿(靜脈曲張)的人,選擇復溜穴有幫助,但是對于初期患者效果更快更明顯,如果已經靜脈曲張已經形成了大疙瘩,就不僅找復溜穴,還要配穴,配經絡從整個身體的經絡,全面調整。所以要在苗頭剛發生時除掉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