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歲的楊大叔兩年前被診斷出有頸動脈斑塊,但楊大叔并未感覺到身體有其他不適,于是也沒有在意。這天,楊大叔約了幾個老友,打算去鎮里大澡堂泡澡,澡堂里溫暖又舒服,楊大叔坐在澡池子里遲遲不肯起身。
老友勸他別泡太久,不然起身要頭暈了,楊大叔這才慢悠悠的爬上來。剛準備拿浴巾包著身體的時候,楊大叔忽覺兩眼一黑,頭暈目眩。站了一會兒,癥狀并沒有好轉,還出現了一邊發冷,一邊大汗淋漓的情況。
老友剛想上前詢問,就見楊大叔暈倒在地。
據老友描述,楊大叔平日身體挺好,今天也就在澡堂泡了大約一個小時,誰也沒想到突然就腦梗出事了……
數據顯示,2020年我國約2億人有頸動脈斑塊,通常在50歲左右形成,但在二三十歲人群中也有發現。
事實上,這是一個認知誤區。陜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一科醫生李志偉表示,只有不穩定的斑塊才會導致腦梗死,而穩定的斑塊一般不會引起意外發生。
頸動脈硬化斑塊是指頸部動脈血管壁增厚變硬、形成斑塊和管腔狹窄。引起頸動脈形成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年齡、抽煙、酗酒、肥胖、熬夜、基礎疾病等。根據斑塊的性質可以分為穩定斑塊和不穩定斑塊。
其中不穩定斑塊也稱為高危斑塊,指在動脈硬化斑塊中發展迅速、具有血栓形成傾向的不穩定性高危斑塊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