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大叔今年60歲,多年來他一直有鍛煉習慣,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不少。前幾天,他在下樓梯的時候不慎踩空跌倒了,當時就覺得右邊胯骨位置有點疼痛。
鄰居聽見聲響出來看到劉大叔跌倒在地,想把他送去醫院檢查,但劉大叔堅持不去醫院,只好把他扶去家里休息。經過了一天的休息,劉大叔髖部的疼痛感并沒有減輕,甚至越來越嚴重了。撐不住的劉大叔最終還是讓家人帶著去了醫院,經檢查發現他的髖部發生了骨折。
這讓劉大叔覺得詫異,自己一直身子骨很硬朗,怎麼一摔還摔出骨折來了?
2019年,我國老年學醫學學會、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以及衛健委等7家機構聯合發布的《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》顯示,跌倒是導致我國≥65歲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。
老年人跌倒為何如此可怕?
一般來說,老年人在跌倒時多是臀著地、屁股往后坐,這個姿勢很容易導致
數據顯示,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的人群中,約有50%需要輔助才能步行、約25%需要長期護理,80%的髖部骨折老年人無法恢復到傷前的活動能力。發生髖部骨折后,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達到20~30%,部分地區的死亡率更是達到了50%。
其實,骨折本身不會致命,但老年人在發生骨折后需要長期臥床,很容易導致肌肉萎縮、下肢深靜脈血栓、肺部感染等,這些并發癥是要了老年人命的「真兇」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